近来股市大跌,受到短期情绪影响,有个别投资者对上海家化选择了割肉离场,也有不少投资者犹豫不决,信心受损。
清扬君作为日化行业资深从业人员,从行业发展浅谈下上海家化渠道的布局,以便让更多网友和投资者了解上海家化。
过去的20多年,是中国日化产业发展的黄金成长期。
这一时期,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在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城镇化进程加速,商超、药店、百货、美容院迅猛发展,日化批发市场、日化专卖店、电视购物、电商、微商、母婴渠道、跨境电商(代购)相继火爆,也让化妆品从“奢侈品”成为快消品和必需品,单是面膜就从两周用一次发展到一天用两次。
这一时期,日化企业英雄辈出,群雄逐鹿。除了百年企业上海家化在市场搏杀中得以快速成长外,老牌企业百雀羚也焕发新生。江湖后生立白集团、珀莱雅集团、伽蓝集团、上美集团、环亚集团、欧诗漫集团等企业身怀绝技、崭露锋芒,成为日化江湖的各路诸侯,他们是中国日化企业的杰出代表。同时许多中小企业也立下鸿鹄大志,誓做细分领域的龙头老大,并在细分市场或渠道开山创派、闷声发财。百舸争流,胜者为王!更多企业默默无闻的成为了行业的绿叶。也有不少企业在市场豪赌,时过境迁之后,不是“风骚几年”就是鸡飞蛋打,如男性主义、霸王集团、青蛙王子、洁宝集团。当然,功成身退的也有,很少,如丝宝集团、美即集团。
这一时期,消费者购买日化产品的标准从便宜实用升级为品牌性价比,企业也从傍名牌、注册洋品牌到重视研发,建立全球供应链,发展并提倡精品国货。
这一时期,资本市场逐渐加大了对日化行业的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并购新闻几乎月月都有。
在2000年前,日化销售主流的销售渠道是百货、批发市场、中小超市和美容院,但百货和超市发展不完善。大企业通常在全国各地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小公司通常以批发经销为主。唯一不同的可能和现在也差不多,那就是知名品牌供货折扣高,进入百货商场和中小超市后更有优势,渠道拓展也是从大城市往小县城发展。反观国内品牌,多以农村包围城市为主,甚至在主流的一二线城市的超市和百货根本看不到他们的身影。
在2000年前,日化销售的辅助渠道是药店、电商购物和未被法律认可的直销。但和大多数日化企业一样,这些销售渠道上海家化未曾涉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