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居住证的含金量有望进一步提高,让持证者享受越来越多的市民待遇。昨天上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白天主持召开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八十七次主任会议,通过今年立法计划,其中居住证条例备受关注。
居住证不仅是身份证明
从2008年我市用居住证制度取代存在了24年的暂住证制度后,至去年共发放居住证2000余万张。居住证已不仅仅是身份的证明,持证人还可以享受包括子女疫苗免费接种等15项社会权益。
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居住证条例正是对实施了五年的居住证制度的进一步规范。其中一大亮点就是规范持证人的权益和公共服务,适当提高居住证含金量,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同时,条例还将建立健全实际居住人口登记管理制度,通过实行主动申报制度实现“来深必登记”。
规范居住证办理条件为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等。
记者了解到,该条例草案将在近期向公众征求意见,并计划在今年上半年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两项法规严管食品安全
一段时间以来,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刺痛市民的神经。今年,市人大常委会拟新提交审议的法规中,就有两项事关食品安全。
一是新制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记者了解到,该条例拟进一步优化和明确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与职责,建立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制度。针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出台可操作性的办法。比如,禁止在我市销售散装白酒和散装食用油,餐具清洗不干净最高可处2万罚金等。同时,还拟建立餐饮违法行为累积记分制度,记分达一定程度将吊销餐饮服务许可证。
二是修改特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针对我市95%鲜活食用农产品来自外地的特点,强调源头管理,加强可追溯信息系统的建设,完善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的自检自控机制等。
率先制定生态文明建设条例
这几天,全国多地笼罩在阴沉的雾霾之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据介绍,当前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国家层面还缺乏一部统揽全局的法律,现有的以环境法为核心的法律制度体系存在观念陈旧等问题,一些制度还相互“打架”。
今年,我市拟率先制定生态文明条例,从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政策、公众参与和监督考核等方面作出规定,成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法”。
另一项与生态有关的立法是将修改实行了二十多年的园林绿化条例。拟提高居民小区及各公共场所的绿化率成为条例草案的亮点之一。
取消献血者年龄上限
过去20年,深圳无偿献血超过470吨,并出台全国最早的无偿献血条例。这个实施了近19年之久的条例将在今年面临修改。拟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取消献血者原规定的55岁的年龄上限;缩短献血间隔期,由原来的6个月缩短为3个月;使无偿献血者在有需要时临床用血更便利等。
今年的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共包括84个项目,其中继续审议项目3项,新提交审议项目12项。今年拟完成10项左右立法。